数智赋能城市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技术装备专委会2023年年会暨三届三次全体委员会议在天津圆满召开
来源: 天津轨道交通集团  | 2024-04-01

    为深入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国家战略,推进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推动城轨车辆全寿命周期一体化管理,2024329-30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技术装备专业委员会(简称“装备专委会”)与天津轨道交通集团联合主办装备专委会2023年年会暨三届三次全体委员会议。

    天津市政协原副主席赵仲华,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副会长丁树奎,装备专委会主任李学峰,副主任黎国清、仝力,天津轨道交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吴秉军,副总经理陈旭、陈国清,总工程师朱敢平及协会其他代表,其他委员单位代表共计300余人参加会议。

    会上,天津轨道交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吴秉军作主题报告,他说天津轨道交通集团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交通强国建设、“双碳”战略,积极响应城轨协会智慧城轨、绿色城轨号召,大力推进绿智融合,承担首批智慧城轨建设重点体系深化研究项目,建成智能线网运营指挥“最强大脑”,形成“津滨”双城、多运营主体一体化网络格局。打造了智慧地铁车站,建成智慧运维中心,集车辆、通号、供电、工务四大专业以及N项智能检测和监测于一体,初步实现设备状态数字化和管理决策智能化。全面推进绿色能源替代,打造“低碳线路”“低碳场段”“低碳车站”,预计到2025年光伏项目总装机容量达到51.04兆瓦,年均发电量5710万千瓦时。

    观点云集 共同探讨优化城轨车辆检修路径

    大会成功召开 “城轨车辆检修规程及检修周期座谈会” “城轨车辆服役能力保持技术交流会”,邀请专家、学者、业界同仁一道就城轨车辆检修周期、城轨车辆全寿命周期一体化管理等热门话题展开讨论,参会代表各抒己见,现场讨论气氛热烈。与会代表围绕落实国家部委相关要求,深入分析现状,提出优化城轨车辆检修规程及检修周期的意见建议和解决方案。

    城轨车辆服役能力保持是全国轨道交通行业当下的重要课题。推动城轨车辆全寿命周期一体化管理,延长车辆检修周期、服役寿命,是实现城轨车辆价值最大化,促进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对催生轨道交通技术运维新技术,压降运维成本,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会上,天津、广州、上海、香港地铁等行业代表交流技术研究成果,分享研究探索心得和未来发展建议。

    智慧运维 培育轨道交通发展新质生产力

    天津轨道交通运营集团副总经理王清永说:“天津轨道交通集团大力推进轨道交通全局智慧化维修模式及管理模式的创新,开展《城轨车辆延检修周期、延服役寿命》研究探索,初步实现车辆列检周期由双日检延长到四日检,目前正在测试八日检;定修周期由15万公里延长至20万公里,架修周期由60万公里延长至80万公里,在车辆全寿命周期内实现全寿命周期“修程再造”,车辆全寿命周期检修成本(LCC)降低15%以上。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应用新兴技术,持续提升城轨技术装备的养护水平,持续构建智慧城轨应用体系,提高运维效率,降低运维成本,加强科技创新、产业焕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出行需求。”

    “目前国内城轨车辆正逐步接近30年的设计寿命,如果按照设计年限对车辆进行报废处理将带来巨大的资源浪费,车辆延修延寿正在成为车辆价值最大化的一种通用技术和运营模式。”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运修技术中心吴志远主任说。

    “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将结合产品设计、制造、运维技术体系,研发智能列车感知监控系统,搭建数字化列车,实现-列车数据实时映射管理,为用户提供产品全寿命周期一体化解决方案。”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蒋欣说。

    大会组织召开装备专委会2023年年会暨三届三次全体委员会议,装备委员会主任李学峰通报《装备专委会2023年工作报告和2024年工作重点》,对装备专委会优秀专家进行表彰。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二级专家彭有根解读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用户需求书范本(2023版)》。

© 2015天津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网页版